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,我有幸与一群“00后”学子朝夕相处。这些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,常常被贴上自信开放、个性鲜明、兴趣广泛、乐于拥抱新事物的标签。在与他们的互动中,我深刻体会到了他们的独特之处:他们追求自主性人格,勇于表达自我,对PUA说不,拒绝精神内耗。他们的成长之路,虽然伴随着各种讨论和争议,但正是这些特质,让他们在肩负时代使命的同时,以一种“锋芒毕露”和“横冲直撞”的姿态,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。因此,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,我们应当认识到“00后”学生的独特性,并据此调整我们的工作方法。我们需要正确引导他们,发挥他们的优势,释放他们的青春活力。
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,正是充满激情追星的时期。我们注意到,学生们对乒乓球赛事的热情尤为高涨,特别是国家乒乓球队的孙颖莎和王楚钦这两位“00后”明星,在同龄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。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乒乓球混双决赛中,孙颖莎和王楚钦以4:2的比分战胜朝鲜组合,勇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首枚奥运会混双金牌,这一壮举更是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体育热情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们对这些话题的兴趣,引导他们学习乒乓球运动员那种“千磨万击还坚劲”的不屈不挠精神。鼓励学生们以这些“00后”运动员为榜样,学习他们在比赛中展现的顽强拼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。我们要教育学生,始终将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的理念融入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,鼓励他们主动跳出舒适区,勇于面对挑战,在风雨中增长见识、在实践中提升能力、在困难中磨练意志。我们要培养他们,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,在危难关头能够勇往直前,勇敢地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,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木心先生曾言:“凡是伟大的,都是叛逆的。”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绘了“00后”这一代人的精神风貌。他们正值青春年华,活力四射,不惧权威,勇于追梦。面对这样的“00后”,我们应当珍视并积极引导他们那种不拘一格、勇于探索的精神。正是这种敢于挑战传统、勇于展现自我、锐意进取的态度,才能够激发他们真正的成长。作为高校辅导员,我们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。我们必须拥抱变革,拓宽视野,为“00后”学子提供广阔的成长天地。我们要鼓励他们自由地探索,勇敢地追梦,在自我超越和追求卓越的旅程中,助力他们成就非凡,绽放光彩。
“00后”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,深受竞争性、功利性、挑战性等社会氛围的影响,这使得他们在追求远大理想和展现闯劲方面,相较于“80后”和“90后”显得相对匮乏。他们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当下,以一种求真务实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社会的竞争。不少“00后”大学生展现出了典型的现实主义特征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人生的追求和努力。因此,在对“00后”群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,我们应当采取“低空飞行”的策略,既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,又要脚踏实地地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,从而激发他们为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懈努力。
“00后”被誉为“自定义”的一代,他们的个性并非刻意为之,而是与生俱来。正如奥运冠军郑钦文所描述,他们是与世界平等对话的一代:他们的自信与张扬,不仅彰显了自身的风采,也带来了对个体差异和多样性的宽广包容。我们应当珍视“00后”群体所展现的这些生动特质,以心灌溉、以情培育,为他们提供自由成长和绽放的肥沃土壤,精心培育这些“带刺的玫瑰”,让他们在尊重与理解中绽放光彩。